冷凍治療過程中,組織和細胞經歷凍結、融化等過程是導致其損傷的關鍵因素。
杜瓦瓶
1.1 冷凍降溫時的作用“1 緩慢降溫時,低溫損傷源于“溶液效應”(即高溶液/溶質濃度下,細胞嚴重脫水);快速降溫時,低溫損傷源于致命的細胞內冰晶形成。一些細胞存在冷凍保存的最佳冷卻速率,證明了這一假說的合理性。
1.2 冷凍后復溫作用吲快速復溫,組織在較高溫度的情況下,處于高濃度的電解質中,易于破壞;緩慢復溫,可使組織在真正溶解前(常在一lO℃~O℃)再次形成冰晶,由此形成大冰晶破壞細胞膜。
1.3 細胞膜損例別低溫使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質一蛋白復合物變性,致使細胞破裂。
1.4 溫度休克口1 低溫引起的局部溫度突然下降致使細胞發生低溫性休克,引起細胞死亡。
1.5 血管性因素川冷凍引起血管痙攣,毛細血管內皮發生改變,血小板微血拴形成,血液有形成分破壞并形成凝塊。
在冷凍作用下,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引起血粘度增加,靜水壓改變,血流緩慢。冷凍區周圍動靜脈分流開放,也可造成血流減少,導致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故有學者認為血管性因素所致微循環障礙是冷凍后組織壞死的主要原因。
1.6 臨界細胞容積學說b1 認為在冷凍區進展中,細胞水分喪失,細胞皺縮,只能耐受到最小容積。超過此極限,細胞就破壞,從而造成組織損傷。
1.7 凋亡在冷凍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過程中,Hollisterl61發現冷凍的邊緣區部分細胞有凋亡小體,其存活數天后死亡l Hanai?等證實人類結腸癌細胞暴露在適當的低溫下(一6~36"C).部分細胞呈現凋亡過程。
1.8 免疫學效應埔1 冷凍治療可引起抗體產生,這項研究是由Yantorno和Shulman在兔屬腺體中發現,并證明組織或器官特異性以及種屬特異性。Shulman等在用冷凍治療前列腺癌的過程中,證實有益的免疫反應發生。此后則有連續的冷凍與免疫的臨床報道。
杜瓦瓶